陽泉收藏家重拾民國平定紫砂燒制技藝
(標題經“西湖龍井資訊平臺”修改,原題《收藏家重拾民國平定紫砂燒技》。)
西湖龍井資訊平臺3月5日訊:“我非常喜歡傳統文化,燒紫砂是偶然發現的,為了不使技藝流失,決定恢復燒制。”昨日,微信圈里一位陽泉的收藏愛好者,秀了秀用民國時期的燒紫砂技藝燒出的十八羅漢。
今年37歲的張文澤是一名民間收藏家,從事收藏已有15個年頭。2012年初,他開始尋找相關資料恢復平定紫砂燒制。通過一年多時間的多次試驗,成功恢復了爐鈞釉燒制技藝。
發現失傳技藝
“七八年前,一次購買收藏品時,發現了一件掛釉紫砂壺,覺得是件好東西就收藏了起來。”張文澤說。
隨著不斷研究,張文澤發現了爐鈞釉瓷器燒制的技藝。“爐鈞釉瓷器是清雍正時期,景德鎮創燒的一種低溫釉瓷器。制作時先在高溫下燒成素胎,然后在瓷胎上施以不同的顏色釉,再經低溫爐火二次烘烤而成。爐鈞釉瓷器最大的特色,是釉面上有不同程度的垂流效果,而這種效果最初形成也是出乎意料的。”張文澤說起技藝的淵源。
而平定砂器在乾隆時,就已聞名京師。1915年,平定紫砂改良大獲成功,帶動了當地的紫砂業發展,民國時進入鼎盛時期。后來,由于歷史原因停滯。
“在燒制過程中,溫度高的為瓷,溫度低的為陶,紫砂介于兩者之間。”張文澤說。
2011年,張文澤開始尋歷史的遺跡,并探計燒制專家。
南下宜興學習
2012年初,張文澤找到了燒制爐鈞釉的舊窯地址和平定紫砂技藝的傳承人張寶珠。
兩位紫砂愛好者,為了深入學習紫砂技藝互相學習,張文澤還拜張寶珠為師,學習平定紫砂壺燒制工藝。其間,兩人又認識了平定當地人劉強,他對紫砂也情有獨鐘。
近代宜興陶業的杰出代表之一吳云根,曾在平定縣任技師三年,不僅傳授紫砂陶的成型技術,還利用木炭釉爐窯試驗成二次燒成的爐鈞釉紫砂陶,取得相當不錯的“仿鈞釉”效果。
三人一起探討挖掘,并到宜興學習當地制壺工藝。三人在宜興一住就是一年。
“一年的時間里,我們恢復性地燒出了平定紫砂壺和筆筒,并融入了宜興現在的制壺工藝,成功恢復了爐鈞釉燒制技藝。”張文澤說,希望平定紫砂可以再現繁榮。
目前,此項技藝已被平定縣確定為第四批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一步得到保護和挖掘。
上一篇:壽山石有沒有文化:算不算藝術
下一篇:陜西盛世長安絲綢之路國際賞石文化展今開幕
最新文章
-
陽泉收藏家重拾民國
“我非常喜歡傳統文化,燒紫砂是偶......
-
壽山石有沒有文化:算
眾所周知,文化是離不開文字的傳承......
推薦文章
-
北京疆農發商貿有限
北京疆農發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銷......
-
廣東佛山新時代文明
近日,廣東佛山大鎮社區新時代文......
-
邵陽寶慶山莊酒店管
邵陽寶慶山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獲......
-
一顆小草就是一個大
【焦點關注網www.artdj.cn北......
-
【“6 · 26”國際禁
6•26國際禁毒日2021年6月......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