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近親”等珍稀化石南京展出 重現遠古“花花世界”
1.7億年前的南京花、凝固在琥珀中的靜子花、櫻花的“近親同族”中新李……21日,近80件時代跨度從四億年前到距今1800萬年前的珍貴植物化石亮相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重現了遠古時期“花花世界”。
三月的南京正值櫻花勝放季。當天,“‘許你一個花花世界’植物與花化石特展”在南京雞鳴寺櫻花大道旁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辦。“櫻花的近親”——被古植物學家稱為“中新稠李”和“中新李”的兩種珍稀植物化石在此展出。此
次特展,由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傳播中心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標本館和化石網承辦,分為標本展示和展板兩部分。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李國祥介紹,從植物學上來說,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現在地球上大約有25萬種被子植物,也就是有著20余萬種不同的花美麗綻放,點綴著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家園。
特展的標本展示部分,精選了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模式標本館館藏的近80件珍貴植物化石標本,年代跨度從四億年前到距今1800萬年前。市民可以看到生活在四億年前的中國工蕨,曾經繁盛于大約兩億六千多萬年前的大羽羊齒,曾經盛開于一億七千萬年前的南京花,曾經生長于水中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遼寧古果,以及被凝固于琥珀中的花化石靜子花。李
國祥說,“這些珍貴標本展現了植物演化漫長歷史中,從蕨類植物的孢子到被子植物的花的眾多關鍵環節。這些標本被稱為‘模式標本’,在國內外非常珍稀,大多從未向公眾展示過。”
展板部分,圖文并茂地展現了從孢子到花的植物繁殖進化的故事。現生植物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4.5億年前最早登上陸地的維管植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遷,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策略也在不斷演化。中
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傅強博士介紹,與被子植物開出美艷的花朵不同,最早的苔蘚植物、早期的維管植物、以及后來出現的蕨類植物等都是靠孢子繁殖的,但很快又演化出了靠種子繁殖的種子植物,它們包括已經滅絕的種子蕨類、本內蘇鐵類,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以及現在依然生機勃勃的各種裸子植物。
在櫻花怒放的時節,展覽又怎能少了櫻花的身影。傅強告訴記者,對于櫻花追根溯源并非易事。但是大家可以從它們1800萬年前的同族近親類群——被古植物學家稱為“中新稠李”和“中新李”的化石中,遙想早期櫻花的風采。
“櫻花屬于李屬的一個品種,跟桃花、李花、杏花都具有‘親屬關系’,是同一個‘家族’的。具體上,通過這些化石可以判斷,櫻花起源的時候跟現在的‘長相’大致差不多。”傅強說。
除此之外,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還展示了長達12米、莖粗80公分左右的硅化木。該硅化木樹干部分保存完整,樹皮、年輪、枝杈結構清晰,外表及內部通體鮮紅,距今有1.5億年左右,產自中國西北新疆的戈壁大漠之中,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化石珍品。(楊顏慈)
三月的南京正值櫻花勝放季。當天,“‘許你一個花花世界’植物與花化石特展”在南京雞鳴寺櫻花大道旁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辦。“櫻花的近親”——被古植物學家稱為“中新稠李”和“中新李”的兩種珍稀植物化石在此展出。此
次特展,由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傳播中心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標本館和化石網承辦,分為標本展示和展板兩部分。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李國祥介紹,從植物學上來說,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現在地球上大約有25萬種被子植物,也就是有著20余萬種不同的花美麗綻放,點綴著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家園。
特展的標本展示部分,精選了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模式標本館館藏的近80件珍貴植物化石標本,年代跨度從四億年前到距今1800萬年前。市民可以看到生活在四億年前的中國工蕨,曾經繁盛于大約兩億六千多萬年前的大羽羊齒,曾經盛開于一億七千萬年前的南京花,曾經生長于水中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遼寧古果,以及被凝固于琥珀中的花化石靜子花。李
國祥說,“這些珍貴標本展現了植物演化漫長歷史中,從蕨類植物的孢子到被子植物的花的眾多關鍵環節。這些標本被稱為‘模式標本’,在國內外非常珍稀,大多從未向公眾展示過。”
展板部分,圖文并茂地展現了從孢子到花的植物繁殖進化的故事。現生植物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4.5億年前最早登上陸地的維管植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遷,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策略也在不斷演化。中
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傅強博士介紹,與被子植物開出美艷的花朵不同,最早的苔蘚植物、早期的維管植物、以及后來出現的蕨類植物等都是靠孢子繁殖的,但很快又演化出了靠種子繁殖的種子植物,它們包括已經滅絕的種子蕨類、本內蘇鐵類,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以及現在依然生機勃勃的各種裸子植物。
在櫻花怒放的時節,展覽又怎能少了櫻花的身影。傅強告訴記者,對于櫻花追根溯源并非易事。但是大家可以從它們1800萬年前的同族近親類群——被古植物學家稱為“中新稠李”和“中新李”的化石中,遙想早期櫻花的風采。
“櫻花屬于李屬的一個品種,跟桃花、李花、杏花都具有‘親屬關系’,是同一個‘家族’的。具體上,通過這些化石可以判斷,櫻花起源的時候跟現在的‘長相’大致差不多。”傅強說。
除此之外,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還展示了長達12米、莖粗80公分左右的硅化木。該硅化木樹干部分保存完整,樹皮、年輪、枝杈結構清晰,外表及內部通體鮮紅,距今有1.5億年左右,產自中國西北新疆的戈壁大漠之中,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化石珍品。(楊顏慈)
(編輯:張誠)
文章熱詞:
上一篇:北京匯金樓珠寶有限公司
下一篇:香港國際珠寶展開幕 珠寶設計融入科技元素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
無畏 面對危險義無反
疫情考驗我們的堅韌,更考驗民族......
-
北京匯金樓珠寶有限
北京匯金樓珠寶有限公司成立于20......
-
鎮平石佛寺玉飾品
石佛寺鎮,位于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
-
張偉覺圣的青花梅瓶
2012年12月9日,在杭州舉辦的"中國......
-
頂級珠寶品牌的時尚
LAN珠寶復蘇蝶舞高級珠寶系列......
推薦文章
-
北京疆農發商貿有限
北京疆農發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銷......
-
廣東佛山新時代文明
近日,廣東佛山大鎮社區新時代文......
-
邵陽寶慶山莊酒店管
邵陽寶慶山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獲......
-
一顆小草就是一個大
【焦點關注網www.artdj.cn北......
-
【“6 · 26”國際禁
6•26國際禁毒日2021年6月......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