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不能淪為虛設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6月,我國19歲以下的網民達到1.72億人,這意味著青少年已經成為接觸網絡的重要人群。面對花花綠綠的網絡世界,青少年由于好奇心強,社會閱歷少,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容易沉迷于網絡中難以自拔,影響學習學業和身心健康。近年來,關于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巨額打賞網絡主播等問題屢見報端,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之所以設置“青少年模式”,就是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而采取的重要措施,通過對青少年上網的時段、時長、功能和內容等方面進行限制和規范,引導青少年合理適度用網,為青少年健康上網構筑起堅實的防火墻。互聯網企業應當是“青少年模式”的責任主體,但有的平臺奉行經濟利益之上,沒有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導致“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漏洞百出,使得這一功能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對平臺而言,“青少年模式”不是一道可以隨意選擇的自選題,而是具有法律和政策依據的必答題。2019年3月,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就發布了《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就對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專員制度、休息提示制度等作出規定。2020年10月,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了“網絡保護”一章,再次規定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少數平臺在落實“青少年模式”設置要求時的陽奉陰違、敷衍塞責、被動應付等行為,已經涉嫌違反法律法規。對于這種問題,監管部門應當立即行動起來,強化執法檢查和日常巡查,對違規平臺采取有效方式進行糾正,問題嚴重的應當依法予以懲戒,既要維護好法律的權威和尊嚴,更重要的是推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措施的落地落實,確保真正能夠發揮出防范作用,達到更加理想的防范效果。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雖然現在青少年不可能完全與網絡絕緣,但也不能讓青少年完全沒有防護和約束的接觸互聯網,要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用網意識和習慣,不斷完善“青少年模式”“防沉迷系統”等技術性手段,為青少年安全用網構建起牢固的屏障,阻擋網絡中的負面效果向青少年侵襲,讓青少年能夠在更加安全可靠的網絡世界中健康成長。
上一篇:用奮斗書寫最美青春
下一篇:上好學生假期疫情防控課
最新文章
-
用巧手開啟奇妙冰雪
連綿起伏的雪山上,幾只大熊貓拿著......
-
兒童電影故事片《花
......
-
國學少年——杜沛萱
【焦點關注網(www.artdj.cn)......
-
2018NOC編程貓創新編
【焦點關注網(www.artdj.cn)......
-
少兒才藝之星白靜—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家庭的未......
推薦文章
-
北京疆農發商貿有限
北京疆農發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銷......
-
廣東佛山新時代文明
近日,廣東佛山大鎮社區新時代文......
-
邵陽寶慶山莊酒店管
邵陽寶慶山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獲......
-
一顆小草就是一個大
【焦點關注網www.artdj.cn北......
-
【“6 · 26”國際禁
6•26國際禁毒日2021年6月......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