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革命文物“活”起來
革命文物是紅色文化的實物遺存,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國家文物局前不久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有3.6萬多處,國有館藏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00萬件/套,這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成績單”讓人感到自豪和驕傲。
讓革命文物煥發耀眼的光彩,使紅色基因融入人們的血脈,是當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晝夜不舍的目標。近年來,從資金安排到人員配備、從政策支持到輿論宣傳,各地的革命文物保護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從國家文物局的那份“成績單”上我們也看到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喜人成果。但是,要想讓革命文物能夠更好地活在當下,還需要在傳播方式上多下功夫。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現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中的革命文物有將近94%已經對外開放,下一步還會繼續推動宣傳、文化、文物部門管理的革命文物保護單位逐步實現全面對外開放,這樣的工作力度不可謂不大。但在當下,年輕參觀者已經成為革命文物開放市場的主體,如果不適配年輕化的傳播方式,很難讓他們充分消化吸收紅色文化的養分。
有的地方在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中,通過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推出沉浸式體驗,實現了傳統展覽與情景再現的深度融合,從而增強了代入感,吸引了不少年輕參觀者,強化了教育傳播功能。因此,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短視頻、云展覽、H5等形式,積極探索適合年輕人特點和口味、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的傳播方式,讓革命文物“活”起來,傳播好感人至深的紅色文化,講述好催人奮進的中國故事。
革命文物蘊含著民族精神,凝結著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的壯麗篇章。只有實現傳播方式的年輕化,革命文物才能“活”起來。而且,也只有讓革命文物“活”起來,紅色文化的根和魂才能傳下來,用革命文物所蘊含的革命精神和偉大力量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前進。
上一篇:將農家書屋打造成“文化糧倉”
下一篇:沒有了
最新文章
-
春季生態農業園迎豐
進入春季,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
-
自我防護 疫情蔓延從
做好居家隔離,是切斷疫情傳播的......
-
[大家談]讓“工匠精
毛同輝5日提交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
-
十二款時尚奢物 只一
奢物是混時尚圈的必備品,如何才能......
推薦文章
-
北京疆農發商貿有限
北京疆農發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銷......
-
廣東佛山新時代文明
近日,廣東佛山大鎮社區新時代文......
-
邵陽寶慶山莊酒店管
邵陽寶慶山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獲......
-
一顆小草就是一個大
【焦點關注網www.artdj.cn北......
-
【“6 · 26”國際禁
6•26國際禁毒日2021年6月......
網友評論